減工時 無配套 醫療品質堪慮
中國時報【廖珮妤╱特稿】
台灣每年只有1000多名醫學院畢業生,但基於醫療需求增加、人口老化,10年來國內醫院增加2萬床。在住院醫師人力不足情況下,貿然大幅限縮工時,又缺乏配套政策,工作一定轉嫁到其他醫護身上,屆時護理師過勞、主治醫師出走會更加重,不僅影響醫療品質,血汗醫院罵名也不會減少。
保障住院醫師、避免過勞,甚至納入勞基法,比照一般勞工工時保障,確實有助提升醫護人員的工作權益。不過衛福部在提出相關政策時,若只是被輿論牽著鼻子走,沒有完善規劃,醫療品質下降,誰該負責?
國衛院調查,到2022年國內醫師將短缺7000多人,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科最嚴重,其中婦產科不僅缺人,還得面對年輕學子不願投入、醫師高齡化的可怕狀況,人力愈來愈吃緊。若依照目前期程,在2023年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保障,嚴重限縮工時,各醫院短期解決應變之道,新竹汽車貸款信用貸款借貸風險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不是縮減病床,就是把住院醫師工作轉嫁到主治醫師、專科護理師上。
長期來看,血汗護理事件勢必層出不窮,5、60歲的主治醫師、主任跟著年輕醫師值夜班,撐得下去的人苦做,撐不下去的人出走開業或到民間小診所,最終受害的除了醫療品質,還有我國整體的醫療發展。
套句資深醫師的說法,只調低住院醫師工時根本無用,工作會轉嫁到主治身上,住院醫師遲早要升主治,吃重的工作哪民間房屋信貸年息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個階段承擔不都一樣?
該思考的是,如何根本解決,例如在法規上放寬專科護理師的執業限制、住院醫師總額限制,檢討健保給付制度,甚至是仿造新加坡、美國,引進國外優秀醫護人員。在保有醫師工作權益同時,也別放棄民眾醫療安全。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減工時-無配套-醫療品質堪慮-215008416.html
留言列表